患者给医护人员送锦旗在医院屡见不鲜,而患者给医院收款员送锦旗却不多见。日前,济宁市中医院收款员林森就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三甲医院 文明单位 义工楷模 品质高尚”——当林森接过鲜红的锦旗时,尤为感慨,他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帮助患者的小事而已。”而在患者靳先生心里,林森却帮了他一个大忙,“林老师的帮助,让我真正有了到家的感觉,当时就医时的恐惧与无助立刻就没有了。”靳先生谈起当日受伤就医的情景,依然很激动。
据了解,12月13日下午,正在上班的靳先生不小心受伤,左下肢巨疼,“当时感觉骨折了,立刻拖着一条腿赶往最近的济宁市中医院就诊。”靳先生道,上班时穿着工装,也没带钱,巧在身边也没同事,当他独自艰难的赶往济宁市中医院门诊大厅时,正在收款处窗口工作的林森一眼便看出靳先生痛苦的表情,“当时看到他独自一人几乎是单腿在困难的行走,所以安排了一下手头的工作就立即出去帮助他。”林森坦言,和导医台志愿服务者一起,首先安排靳先生坐在轮椅上,了解到靳先生没没带钱,又请示相关领导,开通医院“绿色通道”,确保身无分文的靳先生看病就医“一路畅通”,这让靳先生非常感动。“当时真是无助,但一踏进院门,就感受到他们如家人一样的照顾,特别暖心。”
林森凭着经验考虑到患者可能有骨折,推着患者到骨科门诊就诊,当日坐诊的骨科首席专家张成顺主任检查后发现患者整个左小腿肿胀而且冰凉,怀疑外伤导致的静脉血栓。嘱咐立即去彩超室及放射科做相关检查,确诊病情。于是林森推着病人依次去彩超室及放射科,“当时疼的厉害,有林老师一路推着我检查,真是感激不尽,同时一分钱不交,就做完了所有检查,很感动。”靳先生回忆当天就诊场景时,几度哽咽。
好在做完相关检查,排除了静脉血栓及骨折,小腿肿胀疼痛是因为软组织损伤导致,入住骨伤科病房后,靳先生才拿出手机,因为没电无法与家人联系,林森又为其借用充电器,一切安排妥当后,直到靳先生家人赶到骨伤科病房,林森才悄悄离开。住院第二天,患者受伤的左下肢明显好转,然而刚入院时的情景却一直在靳先生心里萦绕,无时不刻感动着他,“送给林老师锦旗只是略表一下心意,这两天的确感觉到了济宁市中医院周到细致的服务,医院所有职工对患者的关心我都看在眼里,真的无愧是省级文明单位。”病情稍好转的靳先生向记者诉说时,不断为济宁市中医院的医疗服务竖大拇指。
其实林森陪护患者靳先生检查治疗只是济宁市中医院文明服务、温馨服务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济宁市中医院开启急症患者“绿色通道”,“先看病后付费”以来,已保障了众多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庭困难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在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济宁市中医院不断改善医疗环境,优化服务程序,倡导志愿服务。导医台及窗口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需要帮助的患者,主动上前帮助其就医每天在医院都会有多起。护送迷路老人回家、协助丢失发票患者取药、全程帮助老年人就诊等等在济宁市中医院职工看来,都是举手之劳,应该去做的事情。“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病救人,在病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自己也会很开心。”该院导医台工作人员王璐璐说起帮助病人时,显得很坦然。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记者突然想到,这或许就是我们助人为乐的价值所在。在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的征途上,济宁市中医院正是以一件件小事去诠释“讲文明 树新风”的文明理念,也正是这一件件“小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