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特色优势,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济宁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王乐荣根据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济宁地域特性等方面制定出中医治未病引导预防新冠肺炎方案。 王乐荣介绍,新冠肺炎的中医致病邪气性质表现为寒湿疫毒,而济宁去年冬天为干燥暖冬,今年春天遇倒春寒,天气气候特征与新冠肺炎病邪性质相似,济宁地区人群在其体质上均存在与新冠肺炎疫邪“同气相求”的性质。按照中医护养正气、固本纠偏、御邪防疫的思路,以药食同源为主体的药膳茶饮方,以及中医药简易辟秽防疫法、穴位保健按摩法、生活方式、心理自理自助与疏导为主要内容提供引导预防预防新冠肺炎。
中医治未病引导预防新冠肺炎——自我穴位保健按摩篇 对于有外感症状,同时胃肠功能受损,表现为食欲下降、腹胀、腹泻者。穴位自我保健,改善胃肠功能和外感症状。 1、足三里穴 定位方法: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功效:调节肠道功能,健脾化湿,升发胃气,对于预防病毒性肺炎伴胃肠不适的非常适用。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按压。按压力度以出现酸痛、酸胀感觉为宜。每次按揉5分钟,每日2--3次。 2、曲池穴 定位方法:在手肘处,把胳膊弯曲,肘横纹这条细缝靠近肘尖的部位。 功效:具有调整肠道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退热效果。 按摩方法:双手交叉按摩,找到穴位后,用拇指按揉、按压5分钟,按压力度同样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2---3次。 3、合谷穴 定位方法: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泄肺气、通降肠胃。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揉3-5分钟,按压力度同样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2---3次。 4、中脘穴 定位方法:位于上腹部,肚脐和胸骨下端连接线的中点。 功效:理气和胃,化湿降逆,通腑降气、降逆利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揉3-5分钟,按压力度同样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2--3次。 5、孔最穴 定位方法: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功效:宣肺通窍,对咳嗽、憋喘、鼻塞具有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双手交叉按摩,找到穴位后,用拇指按揉、按压5分钟,按压力度同样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