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40岁,农民,山东济宁鱼台。2018年04月08日来诊。
主诉:全身水肿3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诉3月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水肿,未治疗,后水肿加重,渐及全身,至当地县医院以慢性肾炎治疗,肿势减轻,后又因劳累水肿再起,诊治数次,效查。今求至于我院,症见:颜面,下身俱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小便少,腰酸乏力,呼气短,纳呆泛恶,舌淡,苔白腻,脉沉弱。尿pro(3+)bld(3+),镜检红细胞增多。查体:测BP145/95mmHg,面部虚浮,双肺呼吸音粗,肺底闻及湿罗音,心率90次/分,律齐,腹水征(+-),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
既往无其它病史。
中医诊断:水肿(阴水未愈,阳水又发)
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病机分析:阴水未愈,阳水又发,过劳伤中,脾虚不运,水湿内泛,上干肺娇,下壅肾关。
方药:茯苓导水汤加减。
茯苓20g 泽泻15g 白术15g 桑皮15g
大腹皮15g 木香9g 木瓜10g 陈皮9g
砂仁9g 苏叶9g 槟榔10g 麦冬9g
3剂 水煎服 日一剂。
2018年04月10 日二诊。
患者小便量增多,肿势减轻,大便溏,气短乏力,畏寒肢凉,苔白腻,脉沉细。诊为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气化不利,改用实脾饮加防己、黄芪。处方:
厚朴10g 白术15g 木瓜10g 木香9g
大腹皮15g 草果仁10g 制附子9g 干姜9g
茯苓15g 防己12g 黄芪30g 甘草6g
10剂 水煎服 日一剂。
2018年04月19日三诊。
患者水肿消失,苔腻减轻,脉象有力,尿检正常,改金匮肾气丸巩固疗效。随访三月未再复发。
病案分析:本案患者阴水未愈,阳水又发,本着急则治标、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祛苑陈莝,外散内利,又要考虑患者体弱,不任攻伐,故杜老先用茯苓导水汤治疗,后呆患者病情稍缓,改用实脾饮行气化水,诸症悉平,后改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巩固疗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审时度势,余皆受教。
指导老师:杜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