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某,男,65岁,农民,山东济宁市曲阜时庄。2019年02月23日来诊。
主诉:腰酸乏力伴头晕耳鸣10余年,纳差恶心2月。
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出现腰酸乏力并头晕耳鸣,未注意诊治。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恶心,测BP180/100mmHg,查血发现血肌酐278.8umol/L,尿素氮23.6mmol/L,诊为慢性肾衰竭,给予尿毒清、药用炭、硝苯地平缓释片、碳酸氢钠片、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今转求至杜老,症见:腰酸乏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心烦少寐,口中尿味,大便干,舌淡红,苔少,脉沉细。查体:测BP165/100mmHg,心肺(-),腹软不痛,双下肢不肿。复查血BUN26.2mmol/L,Scr290.2umol/L。B超示双肾缩小、皮质变薄。
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间断服药,血压控制不理想。
中医诊断:虚劳(肝肾阴虚)
西医诊断:1.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2.高血压病
病因病机分析: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则头晕耳鸣;肾虚腰府不充,则腰酸乏力;肾虚,蒸腾无力,则夜尿多;肾失蒸腾,溺毒潴留,则恶心呕吐、口中尿味。
治则:补益肝肾、滋阴熄风。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枸杞子15g 菊花12g 茯苓15g 熟地6g
六月雪20g 蛇舌草9g 土茯苓12g 木香9g
砂仁9g 白术12g 泽泻10g 丹皮12g
当归9g 乌药12g 山萸肉10g 生大黄9g
5剂 水煎服 日一剂。
2019年02月28日二诊。
患者恶心呕吐减轻,纳食好转,腰酸乏力减轻,头晕耳鸣发作明显减少,大便2次/日,干稀适中,舌淡,见薄白苔,脉沉细,脉上方继服7剂。同时配合中药肾宁2号200ml于家中保留灌肠,每日一次,12天一个灌肠疗程。
2019年03月04日三诊。
患者恶心呕吐消失,纳食正常,口中尿味明显减少,头晕耳鸣消失,舌淡红,苔薄腻,脉滑细。以上方加减口服配合肾宁2号灌肠治疗1月余,复查血肌酐188umol,尿素氮16.4mmol/L,病情稳定。
病案分析:杜老教诲慢性肾衰竭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辨证应以正虚为纲,以邪实为目,本案患者腰酸乏力、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舌红少苔均为肝肾阴虚之象,故处以杞菊地黄汤为主方。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口中尿味、大便干结均为溺毒内留之象。故配合以生大黄、六月雪、蛇舌草、土茯苓等降浊排毒。同时配合中药肾宁2号灌肠,加强了毒素从肠道排出的力度,故本案患者收效较显。
指导老师:杜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