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不能上举、不能提东西、甚至不能把方向盘开车,近半年来,52岁的市民李女士饱受右肩疼痛的折磨,尤其晚上痛不能寐,必须吃止痛药才能小睡一会。 “疼痛发作起来,洗脸穿衣都成问题,跑了几家医院,针灸、推拿也尝试了,也敷药了,但就是效果不理想啊。”肩周炎发作起来寝食难安,让李女士很是苦恼。听邻居说,其朋友曾患类似的疼痛病,经过济宁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张中会治疗后,效果很好,于是立刻前去找张中会治疗。 
为李女士详细检查后,张中会推荐针刀松解等综合疗法治疗李女士肩周炎。一听说“针刀”,李女士以为是手术开刀,非常惧怕。 “针刀针具形状和普通针灸针类似,针刀针体直径1mm,刀刃宽0.8mm,是一种微创治疗,伤口极小可以忽略,随治随走。”张中会耐心解释,针刀疗法是一种闭合性松解术,即用针刀在治疗部位以类似针灸针的形式刺入,到达深部病变处,通过松解肩关节周围粘连肌肉、韧带、肌腱等组织,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减张减压,从而解除肌肉、肌腱痉挛状态,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相较于传统针刺、推拿等治疗,针刀疗法在慢性软组织疼痛方面具有疗效快、疗程短等优势。 
听完解释,李女士欣然接受。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就诊第一天,张中会即给予患者第一次小针刀治疗,松解患处周围软组织。拔针后,患者即感疼痛较前明显缓解,原本患者无法抬起右臂,治疗后右肩能向前向后摆至45°,当晚患者未再服用止痛药可安然入睡。体验到针刀“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后,让李女士看到治愈的希望。 根据张中会的嘱咐,针刀治疗3天后,李女士再次前往济宁市中医院治未病科,继续对右肩部做热疗、艾灸、中药外敷等中医综合治疗,进一步通筋活络,缓解疼痛。 经过针刀及其他中医技术治疗7天后,李女士右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但上举还是受限,张中会又给予第二次针刀松解术治疗,治疗完毕,李女士自述基本感觉不到疼痛了,上举及摸左耳幅度也基本恢复,其疗效让李女士惊叹不已,不禁向张中会竖起大拇指,“没想到这小小针刀真厉害,治好了我的病,治疗过程中还没让我感到疼痛,真是太感谢张医生啦!” 
张中会表示,肩周炎又称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其发病原因与肩关节退行性改变、外伤、慢性劳损、内分泌紊乱、环境气候等密切相关。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症状主要有活动受限、压痛、怕冷、梳头试验阳性等,尤其夜间痛甚。严重者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患肢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针刀、艾灸、热疗、中药外敷、蜡疗、红外线等这些治疗对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疗效明显,一两次治疗患者就能感到疼痛明显缓解。”张中会说,针刀既有中医针灸手法,又有西医手术刀功能,取穴少而精,副作用少,可以说是一种绿色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张中会介绍,中医讲究“治未病”,也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肩周炎,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肩部受凉;加强肩关节锻炼,比如打太极拳、太极剑,或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钦组织的损伤;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群是肩周炎的高发人群。因此,此类人群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授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张中会表示,肩周炎本是自限性疾病,但会带来疼痛、手臂活动受限等,建议积极治疗。患者平时也可以多练习“爬墙”,即面壁而立,手由下而上爬墙,举到最高处,再缓缓放下,一天可多次练习,可有效促进肩周炎恢复。 |